Published:

在互動設計的不同領域穿梭探索

兩三年前積極學習 UIUX 設計時,看到 The Disciplines of Interaction Design 這張圖,受其啟發而在房間牆上畫了以我為中心的腦力激盪圖,延伸出許多我已經會的和未來想學習的技能。

常常看到厲害的前輩分享,過往經歷或許不會與目標直接相關,學習歷程往往蜿蜒曲折,現在回顧起來還真的是跟義大利麵條一樣(? The Disciplines of Interaction Design

圖片來源:File:Interaction-Design-Disciplines.png

究竟是興趣多元,還是興趣變幻無常?

在書中讀到過,興趣多元不同於興趣反覆。興趣多元是指對許多不同主題與計畫都能感到興奮;興趣反覆是指興趣不穩定,像風一樣變換無常。擁有多元興趣有助於在面對困境時能夠堅持不懈,興趣反覆則比較容易半途而廢。

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種。依照過往經驗來看,我通常是基於專案需求去接觸和學習相關的技能,常常覺得正在嘗試的事情超過自己當下的能力,但好像又樂此不疲。

(大概比較常是在「心流」往「焦慮」靠近的區域)

FLow Theory

圖片來源:人們喜歡怎樣的活動?從遊戲來理解心流體驗——《心流: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》

技能樹長得有點亂

「喜歡嘗試不擅長的事情」這個習性,造就了我胡亂生長的技能樹,變成會蠻多東西但又沒有特別專精的強項。但好像也因此培養出還算不錯的自學能力,畢竟在變化愈發快速的未來,能夠快速適應新科技,並擅用工具解決問題,應該會是愈來愈不可或缺的能力。

像文章開頭提到的,我藉由腦力激盪圖延伸出那些想學習的各種技能,還真的在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接觸到,而且多少也都有些收穫。

Four disciplines I was exploring

Industrial Design

首先是大學經歷四年工業設計訓練,讓我瞭解產品原型製作、運用設計思維解決問題、並奠定 3D 模型的建構能力。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製作能與使用者互動的物件,例如設計縱向串連四連桿,透過旋轉把手運作的機關盒;也累積了與不同材質工廠溝通製造經驗,如 3D 列印、木工、鐵工、壓克力等。

Works of Industrial design

Human-Centered

隨著課程帶領我們摸索各種不同的設計,包括傢俱、玩具、使用者體驗、文化創意、通用設計、推測設計等等,我體會到設計往往以人為中心出發,促使我對使用者體驗、人因生理與心理、和認知科學產生興趣。而有了兩個畢業作品,一個是輔助運動的概念產品,另一個是探討思考偏誤的互動展覽。

Communication Design

在探索人因生理與心理時,也讓我對人這個物種為何存在感到好奇,或許人類的存在是為了整理宇宙中無窮無盡的資訊?我帶著這個假設往視覺傳達領域邁進。

為了能擁有更不可取代的技術能力,我透過 Hahow 線上課程學習網頁設計和互動藝術程式創作。幸運的護得機會參與一間設計工作室的業務,期間做了些網頁、品牌、視覺和動態圖像。

Computer Science

我發現很多時候,設計如果沒有科技的幫忙就只能是空談,加上對於寫程式產生興趣,我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學習電腦科學,也嘗試做了些網站,包括這個放置個人 murmur 的部落格。

因為許多與程式相關的知識都是從 YouTube 或線上課程東拼西湊而來的,所以前陣子看完 Harvard CS50x2024 希望補齊一些與電腦相關的基礎知識,也發現 CS50 系列還有很多感興趣的主題,之後想要慢慢瞭解。

串連過去的點

回頭看交疊的數個設計學科,我從工業設計為起點、瞭解到人因生理與心理、然後往資訊傳達和視覺表現摸索、再到電腦科學領域學習。

Four circles of disciplines

Circles of those four disciplines

真要說的話,我可能是想成為 Creative Technologist ?除了能提出有創意的想法之外,我也想要有能力真的動手創作出互動體驗,讓天馬行空的想法能在現實世界中呈現出來,而不是只能紙上談兵。

就像之前曾在講座中聽到 MIT 的石井裕教授分享,設計、科技、藝術、科學在發明與創造的領域裡都是不可或缺的,我們得在有限的生命中持續選擇和專精,像爬螺旋梯一樣一直走下去。

Circles of those four disciplines

圖片來源:International Forum on New Frontiers in Design Research 前沿設計研究國際論壇(English)|Taiwan Design Week 台灣設計週

怎麼又又又是你

其實這些內容是今年申請研究所的面試講稿,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去那裡跟教授們聊天了,當天一進教室,熟悉的四位教授看著我,其中一位馬上喊:「你怎麼又來!怎麼又是你!」

萬萬沒想到今年面試簡報上傳失敗,變成與教授們年度更新近況的尷尬情況。(教…教授…我也不想這樣來了又來啊🫠

IAA's wall

雖然屢試不爽多少有點灰心,但不論結果如何,我都打算繼續在設計和科技間打滾,帶著好奇心探索未知、像海綿般盡力學習各種知識、然後試著分享過程中的見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