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Open Table of contents
Zettelkasten 卡片盒系統讓寫筆記變得有趣
在《How to Take Smart Notes》一書中,作者 Sönke Ahrens 介紹了一個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( Niklas Luhmann )所建立並使用的筆記方法:Zettelkasten(德文為「卡片盒」)。魯曼靠著這個方法,從公務員轉變成傑出的學者,出版超過 70 本書和 400 多篇學術論文,且出版品橫跨多個不同的領域和學科範疇,包括哲學、社會學、政治學、心理學、教育學等。
魯曼所使用的 Zettelkasten 是一種基於紙張的知識管理系統,他將自己的研究日誌切割成許多小紙條,然後將這些小紙條放進一個抽屜裡,每個小紙條都是一個獨立的想法,並且每個想法都有一個編號。這種方法讓魯曼可以更輕鬆地管理自己的研究想法,而且他也可以輕鬆地找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研究成果。
使用 Zettelkasten 筆記系統的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、組織和擴展我們的知識。透過將思想拆分成小單位,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們之間的關聯,同時也可以更輕鬆地建立自己的想法和理論。此外, Zettelkasten 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找到和使用已有的知識,進而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。
書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:第一部分介紹了筆記的重要性和為什麼傳統的筆記方法不夠有效。第二部分提供了一個新的筆記系統,即「Zettelkasten」系統,該系統強調獨立的筆記卡片以及如何組織和連接它們。第三部分討論了如何將筆記應用於不同的情況,例如創意寫作、學術研究和個人發展。
本書的主要觀點是,撰寫筆記不僅僅是為了記錄事實,更重要的是要發掘深層次的意義並將不同的想法聯繫在一起。透過「Zettelkasten」系統,我們可以將筆記轉化為有價值的知識,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思維深度。
為什麼要寫卡片盒筆記?
Sönke Ahrens 在書中提到魯曼開發並使用這個方法是基於以下假設:人腦是一個很棒的思維工具,但對於記憶卻不是那麼有效率,人類記憶是有限且容易出錯的,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可靠的系統來組織和保存我們的想法和知識。人類大腦在處理資訊時,常會受到記憶偏差的影響,例如錯誤地記憶某些事情的發生時間、地點或者細節。另外,我們也可能會把不同的事情混淆在一起,甚至會記錯一些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。
除了需要地方保存自己的記憶之外,在 知識管理 的研究中也有提到關於知識如何被創造。知識的層級可以分為資料、資訊、知識及智慧四個階段,我們透過收集資料,從資料中找出有用的資訊,利用這些資訊加上自己的想法或作法而產生出知識,智慧則是以知識為基礎加上個人的應用能力並將其運用在生活上。
我想卡片盒筆記方法提供給我們的就是「思考的外部鷹架」,可以想成是將「資料」迭代成「知識」的具體行動方式。「寫卡片」是搜集資料、「設定關鍵字」是將資料整理成我們要的資訊、「尋找連結」則是將不同資訊組合成知識的關鍵。
除了卡片盒筆記,也有其他筆記方法:
- Bullet Journaling:一種結合筆記、任務管理和日誌的方法,適合喜歡手寫筆記的人。 → 這個也是我有在持續嘗試的方法,但任務管理其實更適合使用數位軟體來執行。
- Mind Mapping:以樹狀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,將想法和知識進行結構化和組織化。 → 心智圖在 Brainstorming 時非常好用,絕對是設計師必備思維工具。
- Cornell Notes:將頁面分為三個區域:提問區、筆記區和總結區,有助於快速總結和複習筆記內容。
- The Outline Method:使用大綱的形式來記錄筆記,將大綱細化為不同級別的主題和子題,有助於組織和總結筆記內容。
適合卡片盒筆記的數位工具
魯曼在 20 世紀時是使用紙筆寫筆記,活在科技發達的 21 世紀,其實有許多好用的工具能幫助我們連結不同的筆記,以下舉出幾個常見的軟體:
- Roam Research:以知識管理和筆記為核心的工具,使用者可以創建連結式筆記,支援多種標籤和過濾器。
- Notion:較全能的工具,不僅可以做筆記,還可以做任務清單、日程管理、文檔共享等等。
- Evernote:老牌筆記軟體,支援多種格式的筆記,還可以同步到多個設備。
- Obsidian:以 Markdown 為基礎的筆記軟體,支援連結式筆記、圖表等。
- OneNote:Microsoft 推出的筆記軟體,支援手寫筆記和音訊錄製等功能。
我自己有在使用的是 Obsidian 和 Notion 。 Notion 更適合與團隊協作、管理專案和製作視覺化內容,而 Obsidian 則更適合個人使用,建立關聯和組織筆記,並且具有更好的本地存取和隱私保護。整體而言我喜歡用 Obsidian 做個人筆記的工具,主要原因有幾個:
- Obsidian 是編輯本機中的 Markdown 檔案,所以文字編輯體驗比較好,不會像 Notion 一樣延遲。
- 有「雙向鏈接」功能,可以自動建立和顯示筆記之間的關聯。
- 有很酷的 Graph view 可以看到所有筆記之間的鏈接,透過這樣的視覺圖,更容易讓我們在逐漸累積筆記的過程中,找到自己專注的內容是什麼。
- 功能高度客製化,可以透過核心外掛和第三方外掛,調整成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工具。
- 有好用的 API 可以用 JavaScript 做很多事情。
當然,也因為 Obsidian 非常的客製化,所以其實需要花點時間嘗試和調整,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。雖然個人筆記的部分我喜歡使用 Obsidain ,但若說到資料庫的建立和與他人協作, Notion 則是更合適的工具,它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模板和視覺化工具,讓我們可以輕鬆地製作卡片、表格、文檔和其他內容,還可以輕鬆地與其他人協作和共享不同頁面。
影響我的書中觀點
1. 我們要想的不是「怎麼存筆記」,而是「怎麼用筆記」
設定筆記關鍵字的方法:
- 在哪種情況下,我會想偶然發現這條筆記,即使我已經忘記有這條筆記存在了?
- 思考可能產生脈絡的關聯性,而不是找出符合的主題。
- 設定關鍵字不是制式化的動作,它是思考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部分,往往會導向更深入闡釋筆記內容,或者連接到更多其他筆記。
2. 整體工作流程的重要性
只有當你信任你的系統,當你真正知道每一件事都會被顧及到,你才能放下心來,讓自己專注於手邊的工作。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具有全面性、能涵蓋一切(像 GTD 那樣)的筆記系統,而這個系統又必須能與寫作、學習跟思考的開放式流程相互搭配。
這裡想先提一下在 《Getting Things Done》中所介紹的 GTD 法則,是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集中然後用規格化的方式處理,並不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做完,而是強迫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,規律的檢視手中正在執行的任務是否符合整體的計劃。
但在思考型工作及學習這種開放型過程(Open-ended process)中,我們必須在獲得新洞見、新理解及新回饋時,調整下一步寫作行動。這時像 GTD 這樣線性的處理技巧可能就沒辦法簡單運用了,原因如下:
- GTD 法則只適用於清楚界定的目標,但是寫作時「獨到的見解(靈感?)何時會出現」無法預先確定,反而通常是先從相當模糊的想法開始,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改來改去,直到比較明確為止。
- GTD 法則要求我們把工作拆分成更小、更具體的「步驟」,但對於「創作」而言,這些步驟有些細瑣到根本不需要寫下來,或者有些太過重要,無法用一個動作完成。
- 寫作(創作?)不是線性的過程,我們必須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間切換
卡片盒筆記系統操作方法:
- 書目用卡片盒(資料來源) + 主要卡片盒(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)
- 用完整句來寫,明確載名資料是從哪裡摘取的。
- 最重要的是要能把同一條筆記從一處脈絡轉入到另一處脈絡。 → ==創造不同筆記之間的連結==
- Fleeting notes
- Literature notes
- Permanent notes
→ 「想法」不要只是拿來收集而已,而是要讓想法發展出見解、論證、論述。你發展出的新見解或論證,跟你(在卡片盒或頭腦裡)的訊息是互相矛盾,還是可以修正、支持、或加入這些既有的訊息裡面?你可以把這些想法結合在一起,產生出新的東西嗎?它們會引發出什麼問題?
對於每個想法,都應確實寫下一個筆記,要寫得像是「要給別人看」一樣,也就是使用完整的句子來書寫,載明來源、參考資料,內容盡量要求準確、清楚、簡潔。
- 把新的 Permanent note 放入卡片盒中。確認日後你是否能夠找到這條筆記-或者是從索引連結找到它,或者是在你用來當成某論述或主題入口的另一條筆記上過個連結。
- 透過由「由下往上」的方法,發展出你的主題、問題與研究計畫。
→ 現在擁有的資料是什麼? / 還缺那些? / 可以衍伸出什麼議題?
你可以不斷閱讀更多的東西,來挑戰或強化自己的論點,然後根據學到的新東西,改變或發展你的個人論述。接著做更多的筆記、進一步形成想法,看看這些會把你帶到哪裡。跟著自己的興趣探索,永遠選擇可能找到惠好見解的道路走。從自己有的東西開始奠基。
3. Digital Garden
Digital Garden 是一種個人知識管理(PKM)的方法,通常基於個人網站或部落格,將學習筆記和想法寫成文章或網頁,每個文章之間可以互相連接和引用。它不像傳統筆記本或文檔那樣是一個靜態的文件,而更像一個不斷成長和演化的生態系統。我們可以通過在自己的 Digital Garden 中種植「種子」(即思想、想法、筆記、資源等),然後在這些種子之間建立關聯,讓它們生長和綻放出新的芽、枝、葉,不斷演變成一個更完整、更豐富、更有價值的知識體系。
我認為 Digital Garden 強調創造連結這點跟《卡片盒筆記》是一樣,都是在系統化的搜集資訊,將資訊逐漸拼組轉化成屬於自己的知識。
- 資訊:是指散佈在我們周圍的一切,例如書籍、文章、影片、網路資源等等。但是,單憑收集大量的資訊並不能使人瞭解或擁有知識,資訊只有經過處理和整理,才能轉化為知識。
- 知識:是指對資訊的理解和應用,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經驗、背景、觀點和智力運用資訊的過程。經過學習、實踐、反思、傳承等一系列過程,人們才能將資訊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。
資訊是知識的基礎,但知識的獲取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思考的過程。當我們接收到一些資訊時,需要對這些資訊進行篩選、整理和分類,並進一步進行比較、分析和組合,才能從中提取出有用的知識。此外,人類的經驗、背景和認知框架也會對資訊轉化為知識產生影響。
Digital Garden 參考: